许勤华:新疆正在成为“亚欧绿色心脏”
发布时间:2025-09-292025年9月28日,色情电影-免费下载色情电影 副院长兼欧亚研究院执行院长许勤华教授应邀参加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举办的学习贯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庆祝大会系列讲话精神”学术研讨会并做了题为《新疆正在成为“亚欧绿色心脏”》的主题报告。报告全文如下:
七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新疆从传统农业区迈向现代化新高地,从能源输出大区走向绿色低碳前沿。新疆的发展历程不仅书写了区域振兴的壮丽篇章,也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绿色转型提供了鲜活样本。
2022年1月25日在色情电影 欧亚研究院成立之际,我们就提出了新疆作为联通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具备成长为“亚欧绿色心脏”的潜力。今天,我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的重要论述,探讨新疆正在、已经并今后如何为亚欧地区、共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新疆实践。
战略指引:习近平新时代治疆方略与绿色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把握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锚定“五大战略定位”,其中“生态良好”被明确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的重要目标。这既是新时代新疆工作的内在逻辑,也是新时代中国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9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交了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这既展现了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为新疆的绿色低碳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治疆方略与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全球气候治理一脉相承:前者为新疆定向,把生态文明置于核心;后者以绿色低碳彰显中国担当。新疆既是中国生态文明实践区,也是联通亚欧、支撑“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高地;立足资源与区位,新疆以新能源、新材料等培育新质生产力,在服务“双碳”和全球绿色转型中发挥支点作用。
砥砺七十载:新疆绿色转型发展成果
七十年来,特别是新时代十多年以来,新疆在绿色低碳发展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推动资源禀赋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区。
第一,能源绿色转型跨越发展。依托“风光”资源,新疆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到2024年底,全区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过半,清洁电力已成为新疆的底色。疆电外送电量达1264亿千瓦时,其中三分之一来自新能源,为全国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生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以“三北工程”和塔克拉玛干“锁边”工程为代表,新疆建成了世界最长的环沙漠绿色屏障,2019年实现沙化土地“由增转减”的历史转折。防沙治沙与新能源建设、产业振兴结合,形成了“光伏治沙”“沙漠经济”的新模式,推动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双赢。
第三,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不断壮大。新疆已形成涵盖光伏、风电、储能装备的新能源制造产业链,为“一带一路”绿色产能合作奠定基础。全区已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11家、绿色工业园区9家,棉花采收机械化率达98%以上,“海水稻”等绿色农业示范走在全国前列。
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新疆绿色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也为其在国家战略格局中承担更大使命奠定了坚实基础。
双重使命:国家“双碳”战略中的新疆担当
新时代的新疆,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肩负着双重使命:既是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也是服务“双碳”目标的“蓄电池”。这一双重定位,既体现了新疆发展的时代使命,也凸显了治疆方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统一。
第一,维护能源安全的“压舱石”。作为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历来在油气、煤炭、输电通道建设上居于全国核心位置。其稳定的资源供应和通道能力,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第二,服务“双碳”目标的“蓄电池”。我在2022年就提出,新疆不仅要为全国能源安全提供保障,更要在服务“双碳”目标中发挥绿色枢纽作用。如今,从疆电外送到大规模风光电并网,这一战略设想已成为现实。通过大规模开发风能、太阳能并建设特高压输电通道,新疆把自然禀赋转化为全国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资源。
第三,治疆方略与生态文明战略的内在统一。生态文明理念为治疆工作提供方向引领,而新疆的绿色发展实践又反过来成为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承载区。事实表明,新疆的发展早已超越单一区域意义,正在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双重使命中,发挥越来越关键的战略作用。
亚欧绿色心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疆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这意味着新疆不仅是国内能源与生态安全的重要支点,也是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深化区域合作的前沿阵地。这种由内而外的逻辑延展,使新疆逐渐成为“亚欧绿色心脏”,在绿色互联互通、产能合作与贸易规则等领域展现出独特引领力。
第一,区域互联互通的绿色通道。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八国接壤,是区域互通的重要枢纽。近年来,经新疆过境的中欧(中亚)班列数量持续增长,2024年全年达到1.64万列,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真正成为联通亚欧的交通大动脉。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霍尔果斯口岸等正加快形成“通道+枢纽+绿色产业”的一体化格局。2024 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 4351.1 亿元,同比增长 21.8%,增速居全国第三位,凸显了绿色贸易互联互通对区域开放发展的强劲带动作用。2023年3月1日,色情电影-免费下载色情电影 主办、欧亚研究院承办的“构建新疆与中亚—亚欧大陆清洁能源枢纽研究”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建议通过明确中国与中亚间能源合作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既有合作基础、建立示范区和点面结合的模式促进中国-中亚清洁能源走廊建设。
第二,绿色丝绸之路的示范区。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的绿色产业和制度创新不断外溢。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备制造能力不断提升,不仅满足国内需求,也通过“一带一路”合作走向中亚、中东和欧洲。与此同时,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在规则衔接、标准互认、绿色金融等方面积极探索,为绿色贸易和绿色投资提供了制度平台。这些实践使新疆成为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的前沿区域。
第三,民族共同繁荣的示范区。新时代的新疆,把改善民生、增进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绿色发展成果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近年来,随着清洁能源的普及,南北疆天然气管网不断延伸,仅2024年就有超过50万户家庭接入天然气,千家万户告别了“柴煤时代”。新能源和绿色制造业蓬勃发展,近两年全区年均新增城镇就业超过48万人,越来越多的青年走进光伏、风电等产业链,实现稳定增收。生态旅游和绿色农牧业也持续兴起,上半年新疆接待游客超1.3亿人次,带动农牧民依托资源吃上了“生态饭”和“旅游饭”。
事实表明,新疆正在成为各族群众共建共享、共同迈向现代化的示范区,也进一步彰显了其作为“亚欧绿色心脏”的独特意义。
欧亚地区国家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潜力(尤以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潜力最大),中国在绿色能源技术领域,具有超大市场规模的实践,能提供“用得上,用得起、适合用”的技术,相关政策和市场环境建设经验具有较强参考价值,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能力建设支持。中国与亚欧地区国家在绿色能源发展方面优势互补,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也是增强亚欧地区国家应对生态环境和气候相关风险的重要抓手。
新疆正在成为绿色丝绸之路的模板和示范区。新疆是一颗蓬勃跳动的绿色心脏,通过四通八达的丝路网络与亚欧各经济政治中心紧密联系,加强合作推动地区的共同繁荣与绿色经济增长。